首页 > 常识 >

密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25 20:16来源:网络转载
你们好,最近小编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密钥是什么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下,一起往下看看吧。

密钥技术分两大类:一是秘密钥方式,另一是公开钥方式。所谓钥,其实就是数字。例如当发送的信息为“1、2、3”时,在这些数字上加“3”,便变成“4、5、6”而发送出来。接收者对这“4、5、6”减以“3”,便可得到原来的信息“1、2、3”。在这里,“3”便是钥。

秘密钥方式时,发送方(A)和接收方(P)用的钥是一样的,所以这种方式又称为共享密钥方式。这时所用的钥只有收发双方当事人知道,对其他人是保密的,所以才称为秘密钥方式。使用这种方式时,每一对收发者都有各自的钥。所以它的缺点是:钥的数量庞大、管理困难,密钥可能被对方泄露,所以安全程度低。

所以现在广泛使用的是公开钥方式。这时,加密的钥和解密的钥虽然配对使用,但二者是不一样的。某人用的加密的钥是公开的,可以让任何人知道,所以才称为公开钥方式。但他所用的解密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无论何人向他发送信息都使用同样的加密钥进行加密,而他收到信息时则用自己才掌握的解密钥解密。这样,无论同多少人进行信息交换,所用的密钥都是这一对,不存在数量庞大难以管理的问题,也不会经由对方把用以解密的秘密钥泄露。

这就好像可以把自己家的地址公开,登在通信录上让谁都可以知道。尽管谁都可以往这里寄信,但能够取出信的(能够解密的)只有拿着自己家信箱钥匙的本人。由于没有必要像秘密钥方式时那样收发双方共享同一钥,所以它适合于一对多、多对多的通信(交换信息)。

公开钥方式也有缺点,这就是有可能被人通过对公开的加密钥进行分析计算,破解出用以解密的秘密钥。为了避免被破译的危险,就要使钥的长度很大。随着钥的长度增加,加密、解密所花的时间也要相应增加。

公开钥方式也可以用作确认本人身份的认证技术。因为秘密的解密钥只有本人掌握,因此能读出这一信息的只有他本人。有时配对的公开钥还可以交换其作用,如把原先用作解密的私有钥进行加密,而用与其配对的原先用作加密的公开钥进行解密。这样,发送者先用自己掌握的秘密钥加密,接收者再用发送者的公开钥解密,便可确认发送者确是他本人。如果发送者先用本人的私有钥加密,然后再用接收者的公开钥加密,接收方先用自己私有钥解密,再用对方的公开钥解密,则不仅保证了信息在传送中不会被窃取、篡改,而且收发双方都能确认彼此的身份。


以上就是对密钥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